農歷新年剛剛過去,我們又迎來了全新的一年,一直在關注學生健康營養的你,可知道過去的2017年都有哪些重要的營養大事嗎?

1.《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正式發布
2017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全方位布局了國家營養發展未來,重點包括七大實施策略和六大重大行動。以 “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國民營養”為切入點,預防營養相關疾病為目標,大力普及營養知識、優化營養健康服務、完善營養制度,發展營養健康產業為重點,形成健康中國的基礎性保障新戰略。
專家點評:這是繼《健康中國2030綱要規劃》后的又一利民惠民重大戰略。目前,天津、福建、廣東、遼寧、河北、安徽、山西、青海等各省也發布了各省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將迎來全國惠民利民多項舉措。這也將有利于改善校園餐飲水平,保障學生營養健康。
2.“糖尿病膳食指南”和“癌癥營養管理共識”發布
2017年5月,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中國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南》《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營養管理專家共識》。
《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南》主要面向廣大糖尿病患者和關注健康的普通讀者,同時也可為各級醫生、護士、營養(醫)師、糖尿病教育、衛生管理等專業人員進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時提供指導和借鑒。指南內容從膳食、用藥、運動及自我管理等八個方面進行了推薦。
《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營養管理專家共識》是針對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的首個營養管理專家共識,分別從營養干預的營養篩查及評定、能量及營養素供給、膳食模式、營養素補充劑、營養支持和運動及心理康復等七個方面,為康復期患者提供了基于循證醫學基礎的營養管理標準和路徑。供各級醫生、護士、營養(醫)師、腫瘤營養教育和衛生管理專業人員參考。
專家點評: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帶病生存,需要長期膳食管理和營養治療,以維護患者適宜的營養狀況,改善綜合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該“指南”和“共識”的發布還解決了家庭和學校照護的營養問題。
3.首批注冊營養師獲得證書
自2014年以來,中國營養學會(CNS)應會員要求和社會需要,啟動了營養師注冊制度。2017年12月18日,首批注冊營養師頒證儀式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盛大舉行。1500余名一線營養科技工作者(本科畢業、實習一年以上)經過主動申請、考試或免試備案(營養本科畢業、營養工作15年以上)兩種方式,獲得經注冊營養師工作委員會批準的注冊營養師證書。
專家點評:CNS的營養師注冊制度還在試行階段。嚴要求、高標準、年度限額、與國際接軌等實施策略,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業界、社會的高度認可。營養師考試和備案,服務了行業和社會對營養工作的旺盛需求,更是營養工作水平、繼續教育規范管理的一個新起點。據悉,上海交大、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50余所院校主動申請成為注冊營養師課程教學基地。專業性人才更能為學生的健康營養保駕護航。
4.《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范》(試行)發布
2017年10月,《預包裝食品“健康選擇”標識使用規范》(試行)發布。預包裝食品包裝正面標識(Front-of-package, FOP),通過制定減少油、鹽、糖的系列營養標準規則,統一衡量或判斷食品是否符合或以此為目標調整食品配方,逐步滿足“三減”的條件。該體系涉及的食品分類包括乳及乳制品、堅果和籽類、糧谷類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蛋制品、豆類制品(發酵類除外)、蔬果產品、水和飲料,以及其他食品十類。
專家點評:這是對國家衛計委“三減三健”行動的積極響應,一方面幫助消費者更輕松地選擇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鼓勵食品制造商改良產品配方,降低食品加工過程中鹽、脂肪和糖的使用量,為消費者創建一個低脂、低鹽、低糖的膳食環境和文化引導,從而起到預防和降低肥胖和其他飲食相關慢性病的作用。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愛吃零食啦。
5.全谷物,營養+,開啟營養健康谷物新時代
2017年5月13日~20日,第三屆全民營養周在全國開啟,主題“全谷物,營養+,開啟營養健康谷物新時代”。十大好谷物名單也在營養周上發布,依次是:全麥粉、糙米、燕麥、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蕎麥、薏米、藜麥。
專家點評:全谷物食品富含高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類,保留營養更好。提倡全谷物,就是宣揚平衡膳食好谷物為主、食物多樣、低碳等可持續發展理念。

6.包裝食品邁向新時代
2017年,食品安全標準領域啟動了一大批營養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學生餐營養操作指南》《老年人群集體供餐單位營養指南》將為學生餐、老年餐提供營養保證;《老年營養食品通則》的制定將使我國老年人群選擇方便快捷的營養食品成為可能;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制定和修訂可滿足臨床病人個體化的營養需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通則》的修訂將推動企業研發更多營養產品,提高全人群的營養健康水平。
專家點評:包裝食品方便快捷,在高速發展的社會里,在現代人一日三餐膳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僅有食品安全標準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營養豐富,同時滿足孩子、老人、成年人所需才是最重要的。